大通河源区是我国典型冻土分布地区之一,区
2023/2/18 来源:不详北京正规痤疮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210117/8598820.html
导语:大通河源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祁连山腹地,处于大通山和托来山之间,是我国典型多年冻土分布地区之一,同时又是重要的水源和生态涵养区。然而,气候变暖以及人类活动引起的冻土退化,从而导致的环境恶化和水资源变异是该区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01大通河源区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其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沼泽草甸为主
1、地理位置
大通河源区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大通河流域上游盆地,祁连山中段,整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源区面积约平方千米。区内山峦起伏、地势高耸,南面为大通山,北面为托来山,中间为宽阔的波状起伏山间平原、河谷平原。区内主要河流有大通河、江仓曲、甲日果日曲、外力哈达曲、呼达斯曲等。
区内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沼泽草甸为主,其次为高寒草甸、河漫滩以及工矿用地等。区内的主要盆地自西向东分别为木里盆地-江仓盆地-柴达尔盆地-默勒盆地。地势依次降低,大通河从西至东贯穿流过。
研究区西北部的木里一带交通条件较差,有km简易公路与青藏铁路天峻县火车站相通。江仓盆地也仅有km简易公路与刚察县连接。研究区东部的默勒一带交通相对便利,盘大、茶默、湟嘉三条公路贯穿境内。
木里-江仓-默勒之间沿大通河有简易公路相连。区内自西向东分布着木里矿区、江仓矿区、柴达尔矿区、默勒矿区组成青海省祁连山大型煤炭基地,该基地煤炭储量占青海省的60%以上,上世纪70年代开始初步开采,至年-年大规模开采,近年逐渐压采停产,部分煤矿进入矿山恢复治理阶段。
2、地形地貌
研究区横贯两大山脉,南面大通山海拔~m,北面托来山海拔~m。木里-江仓-默勒盆地属托来山、大通山相间的断陷盆地,整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m,大通河纵穿盆地中部。
研究区最高点位于大通河支流桑朗贡玛曲源头的托来山分水岭,海拔m,最低点位于大通河流出默勒盆地的河谷位置,海拔m。研究区属于祁连山高山及山间谷地地貌。
历经中新生代各次构造变动,形成了巍然挺拔的高山与低洼平坦的盆地谷地相间分布的地貌特征。同时,水流的侵蚀及古冰川冰蚀作用,使得各地貌单元的外貌特征具有独特性。依据地貌成因和形态特征,可划分为平原地貌和山岳地貌2种类型以及6个次级地貌类型。
3、气象
研究区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区内总体气候特征:四季不分明、冬长暑短、雨热同季、日照时间长、无霜期短、冰冻期长、垂直分布明显、昼夜温差大,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降水随海拔升高而升高等诸多气候因素。
西部的木里地区,多年平均气温-3.5℃;中部的江仓地区多年平均气温-2.9℃;东部的默勒地区,多年平均气温-0.7℃。区内4-5月以降雪为主,雨季及冰雹多在6~9四个月中,5~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5~92%。
西部的木里盆地年平均降雨量mm,平均蒸发量mm。中部江仓盆地年平均降水量.3mm,年平均蒸发量为.8mm。东部的默勒地区,据尕日得水文站~年的数据资料显示,年平均降水量mm,年蒸发量mm。
4、水文
大通河水系属黄河流域,为湟水河支流。自西北向东南径流,最后在青海民和县享堂镇附近注入湟水。区内以大通河为主干流,有大小河流41条,其中季节性河流28条,常年有水河流13条。均发源于四周山区,接受冰雪融水、地下水和大气降水补给,最终汇入大通河。
区内较大支流有多索曲、江仓曲、甲日果日曲、捏赫作曲、佐拉曲、日聂赫曲,属常年性河流。河流属降水及冰雪融水补给型河流,流量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区内大大小小的热融湖塘上百个,星罗棋布。自西向东逐渐减少,主要分布在木里-江仓地区,直至甲日果曲,自此向东湖塘数量骤减,只有沿大通河两岸零星分布的几个小型湖塘。
最大的湖泊为错喀莫日湖(曹坎木湖),直径约2.6km。现代冰川仅在西部大通河源头分布,分为两处:一为唐莫尔冰川,二为拖来山冰川。两者目前面积约3.2km2。近些年这些冰川处于萎缩退化中。拖来山冰川由于海拔稍低,目前仅残余零星分布,唐末尔冰川为区内主要冰川。
02了解区域构造及地质条件,区内各种时代地层基本均有分布,较特殊
1、构造概况
研究区在大地构造上属中祁连断隆带。在中祁连中间隆起带中,侏罗系以来的沉积盆地自东向西分布有西宁穹隆构造、木里-江仓-热水复向斜坳陷盆地、疏勒复向斜坳陷盆地,是我国青海省的主要煤矿聚集带。受区域构造的影响,研究区内的主构造方向与区域内整个祁连山的方向呈现一致,为北西西-南东东向。
2、地质条件
区内各种时代地层基本均有分布,且分布有煤矿区,开采侏罗系煤层,主要分布在木里盆地、江仓盆地和默勒盆地。盆地内第四系冰积地层广泛分布。托赖岩群指出露于北祁连山地区的高级变质岩系。分布于阿仓山、克克赛勒黑仓山、日干山一带。
根据该套地层变质、变形程度、岩性组合特征、变质相类型,进一步划分为片岩岩组和大理岩岩组。区内西部广泛分布大理岩岩组。中原古代地层分布于大通山北坡,呈北西-南东向展布。长城系底部为千枚状粉砂质板岩、变砂岩、千枚状板岩。
中部为灰白色石英岩及石英砂岩,上部为板岩、粉砂质板岩夹石英砂岩及含粉砂岩、黏土质白云质灰岩。蓟县系岩性为灰岩、燧石条带灰岩、结晶灰岩、白云岩、鲕状白云岩夹钙质板岩及硬砂岩,底部为砾岩。扣门子组主要分布在多索曲上游和托来山南坡。
岩性为灰色、灰绿色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夹结晶灰岩、砾状灰岩、硅质岩及变长石质硬砂岩、钙质砂岩,厚约m。研究区仅在托来山南坡,呈现带状分布,展布方向为北西-南东向。岩性为紫红、浅紫红色砾岩、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夹页岩,局部夹灰岩、中酸性火山岩,厚度变化较大。
结语:冻土退化改变了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并导致地下水动态以及多元水转化特征产生显著变化。流域地表水径流分配趋于平缓,丰枯季节径流比减小。这对区域地下水径流、水循环和水资源量具有显著影响。同时,冻土退化过程也改变了下垫面条件、使得地表水、地下水的运储环境及水源涵养功能变异,从而可能导致植被演替、地表生态环境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