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后的故事凡人亦英雄暴雨中他们披上

2023/5/14 来源:不详

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连日来,一场历史罕见的持续性强降雨突袭河南。当灾难来袭时,有人冒雨护航,有人激流勇进,有人倾“馕”相助……这些普通人披上“雨衣战袍”,乘风破浪、逆行而上,为受灾群众开辟一条条生命通道。

列车被暴雨逼停山村小站8名职工昼夜守护名乘客

20日凌晨1时45分,驶离郑州后,K31次列车被暴雨逼停。

按照计划,19日15时10分,K31次列车从福州出发,应于20日17时31分抵达终点站洛阳。突降的暴雨导致前方铁路发生水害,线路封锁,列车被迫停在穆沟车站附近待避,车上共有名旅客。

这个洛阳山沟里的火车站,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洛阳车务段管辖的四等小站,位于郑州以西约50公里处,车站仅有10名职工,当晚8名在站值守。

雨越来越大,列车停在山坡之间。此时,车站与外界相通的唯一村道已被洪水冲断,仅有的一条步道也被淤泥和倒下的大树阻断。

车站到穆沟村的小路被泥石流和倒塌的树木堵住。受访者供图

凌晨5点左右,K31次列车长李红伟向车站寻求帮助,需要车站支援餐料物资。接到求助后,40岁的穆沟站站长李辉第一时间集合全部在站职工,组成突击队,开启了全力保障K31次列车旅客生命安全的攻坚战。

突击队队员平均年龄51.6岁。

为了保障供应,安抚乘客,李辉带领突击队到穆沟村采购物资。从车站到穆沟村,平时来回半个小时的路程,在狂风暴雨的袭击下,大家走了两个多小时。

随后的连续10个小时里,8名职工往返4个来回,将箱矿泉水、箱方便面、包菜、胡萝卜、鸡蛋等餐补食材送上了列车,保证了旅客的正常需求。

7月20日,穆沟站突击队员冒雨为K31次列车运送物资。受访者供图

此时,穆沟村唯一的供应社所有仓储物资全部售罄。

20日下午5时,雨还在下,由于断网断路,这座山沟小站正变成一座信息孤岛……

“必须想办法与外界取得联系,必须确保旅客安全。”李辉说。随后他们围着车站,开始找寻移动信号……一个多小时后,终于,在移动信号塔附近的一个山坡上,手机有了微弱的信号,李辉立即向洛阳车务段指挥中心发出求救信息。

在上级的指挥下,突击队指引K31次列车移动到了安全地带。第二天,由上街、荥阳赶来的21辆转移乘客的大巴车开到了穆沟车站附近公路。经过三十多个小时的努力,这支平均年龄51.6岁的突击队,在断水断电的山沟里保障了名乘客的物资供应,并协助他们安全转移。

7月28日,突击队员在抢修被泥石流冲毁的车站生活区。受访者供图

他们驾上皮划艇逆行而上水中抢救多人

“没有人比我们更了解水域,水流,如果消防救援部门需要我们,我们都会义不容辞赶赴前线……我们洛阳的这帮皮划艇退役运动员,时刻准备着。”21日凌晨3时45分,李仲龙发出了这样一条微博。

32岁的李仲龙是河南省皮划艇队前队员,主要参与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20日晚,在看到郑州强降雨的新闻之后,他与几名退役的队友感觉情况严重,于是在微博上发布了募集皮划艇的信息,留了电话。

微博发出后,李仲龙和朋友们先后收到了中原科医院的求助电话。

当天晚上,李仲龙和朋友们募集了20多条皮划艇,从洛阳出发连夜赶往郑州,把物资送到了消防站,然后医院那边看看情况。

“一开始只是想把募集的皮划艇送到郑州,没想到就这么参与了救援。”李仲龙说,由于路上积水太深,他们只能划船前行,“深的地方能有3、4米。”

22日晚,李仲龙(左一)和队友在新乡一街道寻找被困群众。受访者供图

此后,求救电话不断打进来,新乡告急!而由于此时医院支援。李仲龙和队友当即决定,带着最近募集到的多条皮划艇和0多件救生衣,又赶往灾情严重的新乡。

22日晚,李仲龙(左一)和队友在新乡一街道寻找被困群众。受访者供图

经过12个小时不眠不休、不吃不喝,李仲龙和队友骑坏了3辆摩托艇,从洪水中抢救出了多名受灾群众。

退役11年后,李仲龙再次找回比赛时的感觉,只是,这次的争分夺秒不是为了名次,而是与洪水决赛抢救出更多的群众。

一万个馕三天两夜九千里路

27日凌晨5时,一辆来自新疆喀什的面包车驶入河南省扶沟境内,车上载的一万个烤馕,历时两天三夜,远行九千里路,终于抵达目的地。

伊敏江·库尔班从车上搬运物资。受访者供图

这趟“急行军”的发起人是伊敏江·库尔班。

43岁的伊敏江·库尔班家住新疆疏勒县草湖镇,是维吾尔族同胞。23日晚,伊敏江在网络上看到河南暴雨引发灾情的信息,坐立不安。

“我以前是做小工的,一天挣二十几块钱,是汉族朋友教会我开车的本事,现在一个月能挣一万多。我们镇也是在河南援疆干部的帮助下,从平房到一点点有了楼房,发展得越来越好。送不了救援设备,吃的用的多少能送一点,不管多远,我一定要亲手送到他们手中!”伊敏江·库尔班说。

24日一早,伊敏江·库尔班开始联系物资,他计划带1万个烤馕,当天就出发。时间紧、数量又多,伊敏江·库尔班立刻联系了名维吾尔族打馕人,连续奋战8个小时,终于在晚上10时赶制完成。

他们中,既有16岁的少年,也有72岁的老者。

“为了让馕的保存时间更长,我们和面时多加了些牛奶和鸡蛋。”伊敏江·库尔班说,“虽然不值什么钱,但代表了我们维吾尔族同胞的心意。”

24日晚上11时左右,带上1万个烤馕、条被子、3万多元捐款和同胞的祝福,伊敏江·库尔班启程了。

时值三伏天,车内温度高,随着离目的地越来越近,空气湿度不断增加,担心烤馕保存的伊敏江·库尔班一行除了加油、上厕所,其他时间都用来赶路。

“为了保证安全,我们三个人轮流开,进入河南,一路上能看到很多来支援的车辆,山西的、安徽的、福建的、广西的。”伊敏江·库尔班说。

两天三夜,九千里路。27日凌晨5时,满载物资的面包车终于到达周口市扶沟县。经过短暂休息后,载着爱心物资的车辆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驶进崔桥镇一中安置点。

伊敏江·库尔班给群众发烤馕。素材来源:扶沟县融媒体中心

策划:赵承

监制:邬焕庆

统筹:王宇、宋晓东、王敏

记者:史林静、姚竣译、李文哲、李若琳

编辑:王聿昊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47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