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中国称臣千年的三十六国,现在怎么样了大
2022/8/15 来源:不详第一名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zj/140115/4327469.html
早在先秦时代,中原人就知道河西走廊往西有其他国家的存在。不过,中原的繁华对比河西的荒凉,使得往西开拓成为一件难事。张骞西行,带回来了西域的初步情况,使汉武帝下定决心经营西域,将汉家威仪传播到西方之域。
一开始,张骞只是为了寻找大月氏,没想到,一下子发现五十多个小国家。经过相互吞并后,西域还剩下三十多个小国,被统称为西域三十六国。具体包含哪些国家一直有不同的说法,只能用来泛指西域诸国,而非正好三十六个。
别看西域的面积很大,实则以沙漠戈壁和巍峨群山为主,零星散落其间的绿洲,才能孕育一个个小方国。这些国家大都只有一个城邦,最少的只有几百人,多的不超过十万。放在中原,也不过是个县而已。
《西游记》里描写的那些小国家,就是以西域三十六国为原型的,他们大部分都信仰佛教,为玄奘大师西行提供了便利。如果大师再晚几年出发,可能会发现这里都已经变成了唐朝国土。
汉设西域都护府,唐设安西都护府,同样都把军镇立于几个最大的古国。他们分别是龟兹、于阗、疏勒、焉耆,既维持着各自的藩属政权,同时也受到都护府的管辖。
龟兹是规模最大的西域古国,人口达八万多,其位置在今天的新疆库车县和阿克苏市。汉唐两大都护府都设在龟兹,使这里成为西域的核心。
于阗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南端,现在的和田市。西汉时,于阗人口近两万,东汉时发展到八万多,大部分是兼并周围小国而来。于阗离河西走廊最近,受汉文化的影响也最深。
疏勒是西域的西部重镇,现在的喀什市疏勒县就是疏勒国的旧址。当时,疏勒国有一万八千多人口。这里是安西都护府向西经营的主要根据地。东汉时,班超也长期以此为基地。
焉耆是抗击匈奴的主要前线,今天叫做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汉时,人口一万三千余人,是都护府的北部重镇。唐时,北庭都护府设置后,使焉耆的作用下降,安西将军镇改到碎叶镇,即诗仙李白的出生地。
除了这四个大国外,比较有名的还有楼兰、乌孙、大宛、大月氏等国。楼兰古国位于罗布泊西北角,现属新疆若羌县。原本也是一个西域大国,人口达一万四千。因杀害汉使,被傅介子斩了楼兰王,改名为鄯善。罗布泊流域干涸后,这个古国消失在了沙漠中。
从严格意义上讲,乌孙、大宛、大月氏这些国家的位置大部分或全部位于现代的国外,不能算在西域三十六国内。不过,张骞和汉武帝显然不会有国境线的概念,这些强大的西域古国更值得我们纪念。
乌孙是西汉早期在西域最坚定的盟友,细柳公主、解忧公主先后和亲乌孙,使乌孙国积极配合西汉,抗击匈奴。乌孙国处于西域都护府的最西端,伊犁河的上河,属于现在的伊宁市,以及吉尔吉斯斯坦的伊塞克湖州附近地区。
大宛是传说中汗血宝马的产地,位于今天的费尔干纳盆地,与乌孙相邻。汉武帝劳师远征,攻打大宛,看上去是得不偿失,实际上却打出了大汉在西域的威名。此后,哪怕是孤身一人的汉使,也敢于在西域要求各国服从大汉命令,出兵讨伐叛逆。
大月氏是张骞最早的寻访目标,他们原先生活在河西走廊,为了躲避匈奴,一路向西,来到了伊犁河流域,建立起贵霜帝国。其疆域覆盖了现在塔吉克斯坦、里海,一直到印度河流域。算是西域诸国中,最有出息的一个。
除了上述这些国家外,还有几个西域古国值得一提。最小的古国是车师都尉国,只有40户人家,现在鄯善县吐峪沟附近。其他几个车师国,也只有几百户人家,说他们是国,实在是有点勉强。
精绝古国因为小说而出名,其实同样是个很小的国家,户人家,只能算是个镇子。在现在的民丰县内,还有尼雅文明的遗址。精绝古国可能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西汉时只剩下少数遗民,凑合着算个要寨吧。
国名仍被现代使用的西域古国有:且末县的且末国、莎车县的莎车国、尉犁县的尉犁国等等。每当我们看到这些地名时,就可以想起历史上那些袖珍的古国,他们同样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