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疏勒县 > 疏勒县风景 > > 疏勒与粟特

疏勒与粟特

2022/10/11 来源:不详

北京哪家医院能看好白癜风 https://yyk.99.com.cn/fengtai/68389/jingyan-392913.html

原创牛汝辰牛汝极

关于新疆“疏勒”一名的语别含义问题,国内外学者早有所述。主要有两种说法,一说以黄文弼先生为代表,他认为疏勒是突厥语,“突厥语称水为‘苏’,有水为苏勒克(Suluk)喀什噶尔水草优美,故得此名。”[1]

但许多学者,如岑仲勉、白鸟库吉先生等认为疏勒就是粟特一词之音转,为国内外学者普遍接受。近年有人提出,疏勒就是古突厥语的“有水”,再次肯定黄文弼先生的说法,但遗憾的是,作者并没有对疏勒一名进行令人满意的科学考证。[2]

因而我们觉得有必要进行进一步论证。虽然新疆地名考证起来令人头痛,加之我们学识薄浅,更是谬误难免又恳请专家指正。

“疏勒”在不同时期文献上称呼各异。(1)《两汉书》,《魏书》,《北史》,《隋史》,《新唐书》,《旧唐书》,《宋史》皆称疏勒国,疏一作疎。(2)《洛阳伽蓝记》,《高僧传》,《续高僧传》称沙勒。(3)《大唐西域记》为佉沙国。(4)《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为沙落迦(Saraka)。(5)《梵文千字文》为婆罗娥(Saraga)。(6)西安所存《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叙利亚文中则为沙落伽(Saraka)。(7)《西域记》作窣利。(8)梵语杂名》作蘇哩(Suli)。(9)《大智度论四无畏义》作修利。(10)《寄歸内法传》,《求法高僧传·玄照传》作速利。(11)《晋书·西戎传》作粟弋。(12)《往五天竺国传》有石骡国”或疑“螺”字衍文,白鸟库吉认为石骡为疏勒。

从上面已看出,从汉代至宋代的正史,均作疏勒,唐以后的佛教文献一作Saraka,一作Suli。我们知道沙落迦(Saraka)是梵语地名,因在梵语里,地名后常加“迦”或“伽”(-ka)。如沮渠,《西域记》作斫句迦,斫句与沮渠为同一词之音转。[3]又如恒河,梵语称恒伽(河)或殑伽(河)。[4]佛教文献之所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按梵语书写的,另一种则是按当地发音记述的,如窣利,蘇哩(Suli)。

疏勒一名汉代就已出现了。根据《切韵》还原为[Sinolk],《广韵》中的疏,为[Sut]。我们知道,粟特语是以撒马尔罕方言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文学语言。敦煌附近发现的粟特文书(原来以为这是属于公元一世纪的,后来经亨宁考证,认为这是属于公元四世纪的),安达热在古楼兰废墟中发现的粟特文书以及塔吉克斯坦的穆哥山发现的粟特碑文等文献(这是在粟特人的故乡发现的唯一的粟特文文献)的语言,是属于四世纪以前的老粟特语。而敦煌,吐鲁番发现的摩尼教和景教文献是属于七、八世纪的新粟特语。[5]

从语音学观点看,可将粟特语分为“d”方言和“L”方言两种。“d”方言是早期的粟特语,“L”方言是晚期的粟特语。现在仍然保存的泽拉夫善河上游的亚格马河流域的粟特语不属于这两种语言。“d”方言分布于粟特人的西部和北部地区;“L”方言分布在粟特人的东部和南部地区。按照“d”方言,粟特一词称作“Soid”或者“Soda”。[6]按照“L”方言,粟特一词称作Sulik,或Suli。而在喀什噶尔一带的粟特村落的语言是属于“L”方言的。因而不同的方言区,同一名称叫法就不一。在粟特人的聚居区称Soid或Sodak,而在喀什噶尔一带就称Sulik,或Suli。

《突厥语大词典》第一卷就有村落名Suwla。这可能就是当地居民对疏勒一名的叫法。[7]如Suwla汉文就记作疏勒,[Siuolk]。汉语无[]音,见一般都写作k。可见疏勒是Suli的译音。而疏勒与粟特又根据方言的影响同一名称有不同的叫法。

关于“粟特”的含义,匈牙利学者哈尔玛达曾撰文论述,认为“粟特”是古代伊朗语的“圣地”之意。[8]

窣利(粟特)语从发现的地区分布来看,是广泛地沿着西域交通路线而使用的。后来经过研究,才认识文书中所记月名,与十一世纪学者俾鲁尼的著作中所用窣利语的月名相一致,遂决定其为窣利语。[9]从上世纪拾获的贵霜货币看,也是东汉或东汉之后,由“善商贾,好牟利”的粟特人带进来的,尽管贵霜王朝建于公元前二世纪,亡于公元六世纪中叶。但在楼兰遗址发现的粟特之书,则是属于公元四世纪前不久的粟特语。因此贵霜王朝统治下的粟特人,在古丝道上活动的时间自东汉已经开始。[10]在吐蕃统治前的敦煌曾居住有不少粟特人。[11]

产生于十世纪的《世界境域志》也有许多关于粟特的记载。第十二章第二节说:“吐鲁番(T·f-qao)山山后有五个村子。”村名全为粟特语。并说“九姓古斯王夏天住在(其中的)Panjikath村”。密诺尔斯基说,这应是指北庭,即别失八里。第九章第22节记载有“布尔希姆(BukkHimu)与纳维吉克特(Navijkahm)为粟特语,意为新城。当指罗布泊地区的康居村落。

《沙州都督府图经》记载此地有康居聚落,是中国的二个城镇,地处海边,繁荣秀丽,地域广阔。其居民好战。”[12]十一世纪的《突厥语大语典》在“soda”条下注为:“迁居于八拉沙衮的一个部落。这些人来自粟特,生活在布哈拉和撒马尔罕之间。他们已经突厥化了。[13]

公元前二、三世纪时,塔里木盆地南缘的和田、巴楚(很可能也包括喀什在内)一带使用一种属于印欧语系伊兰语族中的中古东伊朗语(或几个方言),与现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所使用的西格南(Shignan)语,尤其是瓦汗(wahan)语有渊源关系,现在一般称它为古和田语。[14]而东伊兰人就是南土耳其斯坦(伊朗)的巴克特里亚和索格底(粟特)人及伊兰高原东部的若干人民。[15]

总之,在七河区,天山南北各重要关隘、罗布泊地区、河西走廊,一直到唐朝的都城长安,都设有经商的粟特人的村落,其中以罗布泊地区的粟特村落为最有名。公元七、八世纪时,这些粟特村落在各地颇受优待,享受着自治权。[16]粟特人的聚居地是分割为许多城邦小国或者庄园的。从七到八世纪,粟特语成了丝绸之路上重要的文学语言或共同交际语。[17]【通过以上分析和考证,我们认为疏勒就是粟特,古代伊朗语意为“圣地”。另外甘肃的疏勒(河)与此意相同。

参考文献

[1]黄文弼.汉西域诸国之分布及种族问题[C]//西北史地论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65

[2]苏北海.疏勒名称考[J].新疆大学学报,,(3).

[3]周连宽.大唐西域记史地研究丛稿[M].北京:中华书局,.

[4]季羡林.吐火罗语的发现与考释及其在中印文化交流中的作用[J].语言研究,,(1).

[5]依布拉音·穆提依.中亚地区的三个重要民族及其语言[C]//新疆历史论文续集.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6]马合木徳·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词典(维文本)第一卷[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页有“soda”说它是“迁居于八拉沙衮的一个部落”。

[7]牛汝辰,牛汝极.突厥语大词典(维文)第一卷中亚地名研究[J].西北史地,,(2).

[8]黄振华.粟特文[C]//中国民族古文字.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编,.

[9]羽田亨著,张宏英译.中央亚细亚的文化[M].上海:上海商务,:61-62.

[10]陈汝国.楼兰古城历史地理若干问题探讨[J].新疆大学学报,,(3).

[11]池田温.八世纪中叶敦煌粟特人的村落[J].欧亚文化研究(一号),//转引(日)森安孝夫.关于伊斯兰时期以前的中亚史研究[J].中国史研究动态,,(4).

[12]王治来,周锡娟,译.世界境域志[M].新疆社会科学院中亚研究所,.

[13]马合木徳·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词典(维文本)第一卷[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14]耿世民.试论塔里木盆地民族的融合和近代维吾尔族的形成[C]//新疆历史论文续集.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15]麦高文.中亚古国史[M].北京:中华书局,:70.

[16-17]依布拉音·穆提依.中亚地区的三个重要民族及其语言[C]//新疆历史论文续集.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敬请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19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