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我建功新时代新疆日报

2023/1/30 来源:不详

01:16

墨伟力

甘做事业上的螺丝钉

14年如一日的坚守,是自治区纪委监委第十审查调查室副主任墨伟力对纪检监察事业无怨无悔的付出。

“为了纪检监察事业,我将一往无前。”墨伟力说。正是因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急关头豁得出,墨伟力承担了很多急难险重的任务。近年来,他参与主办案件60余件,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超过2亿元。

在自治区纪委监委,墨伟力对徒弟高标准、严要求,坚持当日事当日毕,凡事都要往前做一步,绝不往后拖一天。墨伟力总是说:“好师傅要以身作则。”如今,他培养的徒弟,很多已经成长为审查调查工作的骨干力量。

墨伟力的徒弟松云说:“没有师傅激发我们的斗志、挖掘我们的潜力,就没有我们的进步。”

在工作中,墨伟力注重言传,更注重身教。他提出导师制,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培养锻炼新人,手把手传帮带。

在墨伟力的感召和影响下,他带领的专案组在审查调查工作中屡创佳绩,墨伟力也先后两次荣立三等功。

十几年如一日奋战在一线,墨伟力任劳任怨。“辛苦付出的不止我一人。”“光荣是属于整个团队的,我只是一颗螺丝钉。”……从这些朴实的话语中,可以读出墨伟力的奉献与担当。(□通讯员/王宁)

帕夏古丽·克热木

带领贫困群众奔小康

帕夏古丽·克热木是乌恰县膘尔托阔依乡阿合奇村村民。“父亲去世早,母亲一人承担起了抚养子女的担子。那时家里条件不好,住着土坯房,一年下来也没有多少收入。”4月28日,如今在东莞市绿洲鞋业有限公司鞋面布针车10组任组长的帕夏古丽回忆说。

努力改变贫困的生活状况,成为帕夏古丽的目标。

年6月,乌恰县组织大家报名去内地务工,帕夏古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了名。

帕夏古丽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广东省东莞市横沥镇电子元器件厂上班。一开始因为语言不通、技术不过关,她的收入不高。“在师傅的帮助下,我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越来越高,技术也越来越熟练,工资从每月不到元涨到每月元。到年底存了1.5万元,我全寄给了妈妈。”帕夏古丽说。

在帕夏古丽的影响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当地贫困家庭富余劳动力前往内地务工。

年以来,帕夏古丽先后带领名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前往广东等地务工,其中贫困家庭富余劳动力人,累计帮助贫困群众创收63万余元,帮助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持续增收,实现了脱贫。

帕夏古丽陆续获得“致富能手”“致富带头人”“优秀共产党员”“脱贫攻坚优秀贡献奖”等荣誉称号。年,通过层层推荐,帕夏古丽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

“我本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牧民,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过上了好日子。今后,我要带领更多贫困户一起努力奋斗奔小康。”帕夏古丽说。(□本报记者/何玲)

热依扎·巴合道列提(中)

当好脱贫致富带头人

“我希望有更多的青年,投身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吉木乃县吉木乃镇萨尔乌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热依扎·巴合道列提说。

年大学毕业后,热依扎毅然回到了家乡。

萨尔乌楞村被称为“中哈边境第一村”,是中哈边境线上距离哈萨克斯坦最近的村庄,由于气候环境恶劣,自然资源匮乏,交通相对闭塞,多年来一直是贫困村。

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热依扎,下决心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热依扎和村“两委”“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挨家挨户听取群众意见,制定了村集体经济五年发展规划。在各方力量的帮扶下,萨尔乌楞村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了“民族风情园”“旅游服务点”等,走出了一条“建美丽村、吃旅游饭、脱贫困帽”的致富路。

年,萨尔乌楞村在全县20多个贫困村中率先摘帽,成为吉木乃县第一批脱贫村,全村人均纯收入从年的不足元增长到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不足3万元增加到10万元。年,热依扎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年获评“全国三八红旗手”。

现在,萨尔乌楞村村民的观念变了、钱包鼓了、笑容多了。党员胡安什·托合塔森带头开办农家乐,年收入达到8万元;护边员沙衣兰古丽·恰肯开办的农家乐一年也有6万元收入;就连以前外出打工的村民也纷纷回来发展农家乐和养殖业。(□本报记者/米日古力·纳斯尔)

党芳(右)

扎根大漠圆光荣梦想

兵团第十二师47团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党芳出生于甘肃环县。年大学毕业后,他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在兵团第十四师党委办公室工作,两年服务期满后,他选择留了下来。因业绩突出,他先后获得“西部计划兵团优秀志愿者”“兵团青年五四奖章”“兵团屯垦戍边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47团位于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每年风沙、浮尘天气多达多天,全团少数民族职工占54.9%。

“从我来到47团的那一刻起,我就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也是在那一刻,我决定留下来,让自己成为年轻的‘兵一代’,在这里播撒青春,实现人生价值。”党芳说。

47团二连职工赵全力因家庭贫困,无力支付孩子学费,党芳知道后,将自己准备购买新房的4万元现金塞到赵全力手中。他还帮助60名困难职工的子女筹集了20万元助学帮扶资金,协调数万元贷款发展养殖项目助增收……

党芳说:“我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扎根大漠唱响青春赞歌。”工作之余,党芳喜欢多去田间地头走走,常去职工家里看看,了解职工群众所思所想,与他们谈心交朋友,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老兵‘热爱新疆、扎根新疆、屯垦戍边’的精神值得每一名青年继承和发扬,我会沿着他们的足迹,一步一个脚印,争当老兵精神的践行者。”党芳说。如今,一批又一批优秀志愿者沿着老兵的足迹,来到47团,书写光荣与梦想。(□本报记者/米日古力·纳斯尔)

陈喜清(右一)

以创新创造贡献力量

在同事眼里,陈喜清关键时刻总是给大家信心和勇气,他带领技术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使公司的效益一年比一年好。

陈喜清是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二分公司还原车间主任。他说自己是伴随着国内多晶硅行业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得知自己荣获“新疆青年五四奖章”后,陈喜清很激动,“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将激励我继续追梦前行。”

10年时间,从车间技术员到技术骨干再到公司管理层,陈喜清凭借敢于创新的勇气和执着追求的精神,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项目不断完善装置,突破瓶颈,推动公司发展迈上新台阶。这些年,他先后获得国家、自治区各类奖项11项。

年,多晶硅生产面临技术难题。连续一个月,陈喜清带领团队吃住在车间,找问题、理思路,一次次实验,终于完成“多晶硅生产中氢气净化处理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将低纯氢气提升至高纯氢气,氢气回收率达到%,生产的多晶硅达到电子级二等品。该项目不仅为公司带来了巨大效益,也改变了当时国内单晶硅片用料全部依靠进口的状况。

陈喜清不仅在技术上敢于创新,在公司管理上也注重创新。他将生产经营指标融入劳动竞赛评比细则中,广泛开展劳动竞赛,提高班组和员工“比、学、赶、帮、超”氛围,班组生产积极性明显增强,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不仅顺利完成了月度经营任务,多晶硅月产量还提升了30吨。(□本报记者/谢慧变)

倪志勇(中)

用青春诠释责任担当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担当精神。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们的担当就是要培养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引导他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贡献青春力量。”5月4日,记者见到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副教授倪志勇时,他刚结束一场学术交流会。

倪志勇出生在黑龙江。年,取得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后,倪志勇志愿选择来新疆工作,入选自治区“万人计划”高校自然科学领域青年拔尖人才储备人选,曾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在农业科研领域钻研11年之久的倪志勇,从事植物逆境分子生物学和棉花纤维发育的分子机理及品质改良研究。这些年,他先后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各类论文80余篇,主持国家、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他的研究项目克隆了一批控制抗旱、耐盐和品质性状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基因,为作物抗逆优质转基因育种提供了候选基因资源。他在棉花纤维发育的分子机理及品质改良研究领域,以品质形成分子机理研究为基础,从棉花纤维细胞壁形成方向探索了棉纤维品质形成的分子生物学和生理生化基础……这些研究丰富了棉花纤维品质形成的机理,为深入理解作物的抗逆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新疆是我的第二故乡,这里的人们淳朴善良、团结和睦。我要将自己的所学所悟传授给我的学生,相信他们一定会在这片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倪志勇说。(□本报记者/米日古力·纳斯尔)

靳忠生(中)

做扶贫路上的奉献者

靳忠生是疏勒县海洋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3年前从山东来到新疆。靳忠生带来了资金和项目,帮助当地一些群众摆脱了贫困。大家从心底里感谢这位致富带头人。

“在家门口上班,一个月能挣多元,以前我想都不敢想。”疏勒县巴仁乡尤喀克纳丘克村村民阿尔祖古丽·努尔艾麦提笑呵呵地说,“自从海洋服饰‘扶贫车间’落户村里后,我们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同样受益于海洋服饰“扶贫车间”的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帕夏古丽·祖农,她说:“我们家离厂子非常近,走路5分钟就到了。”海洋服饰先后在疏勒县乡村兴建14个“扶贫车间”,吸纳多人就业,其中大多是像帕夏古丽这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建厂伊始,靳忠生从济宁牡洲服装有限公司调来20名中高级管理人员,他们不仅把先进的管理理念带到海洋服饰,还手把手把新技术传授给员工。

扶贫路上不止步,海洋服饰结合疏勒县脱贫攻坚工作规划,采取“中心工厂+扶贫车间”的经营管理模式,帮助贫困户走出家门入厂门,实现了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挣钱。靳忠生说:“疏勒县最大的改变是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我们还会吸纳更多贫困户就业。”

年,靳忠生荣获自治区脱贫攻坚奖“奉献奖”。

“扶贫路上也有我。”靳忠生有机会就参与扶贫,他渴望在全面小康进程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担当更多的社会责任。(□本报记者/韩沁言)

海尼扎提·托呼提(中)

用短视频传播正能量

“《石榴熟了》已经拍了多集,更新到第五季,目前各大平台粉丝达三四千万人,点击量过亿次。”新疆石榴精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海尼扎提·托呼提说起自己打造的网络喜剧,脸上洋溢着掩不住的自豪。

《石榴熟了》是一部以维吾尔语对白为主,汉语字幕为辅的网络喜剧。该剧年在网络上发布后迅速蹿红,正在成为内地观众认识新疆、了解新疆的一座桥梁。

“创作《石榴熟了》,就是想让更多人了解真实、全面的新疆,了解新疆人时尚现代的生活,用短视频传播正能量。”海尼扎提说。

年,海尼扎提创办新疆石榴精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如今,团队成员从最初的11人发展到30多人;年,携手自治区禁毒委员会办公室拍摄禁毒短片《多米诺效应》,获得公安部短视频一等奖和长春电影节最佳短视频奖;年,拍摄以“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的家庭爱情故事和5部短视频,最高播放量超万次。

如今,海尼扎提和他的团队不仅在网络上传播正能量,还每月至少做一次公益活动,向更多人传递爱心。

“接下来,我想通过自己的团队,在短视频平台帮农民销售新疆土特产,为新疆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尽一份力量。”海尼扎提说。(□本报记者/贾春霞)

END

来源:新疆日报

编辑:丁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33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