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锅带你看文物十八一枚贝壳的奢华上
2022/5/4 来源:不详自媒体职招聘微信群 http://cgia.cn/news/chuangyi/1592210.html
最近湖南省博物馆的新展《王者归来----中国古代青铜器巡礼》成为了无数文物爱好者学习的课堂。一次和友人聊起青铜器的表面装饰技术,主要有镶嵌、填错、鎏镀、装饰斑、彩绘和锥画等工艺,其中的镶嵌工艺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翻阅资料便有了这篇短文。
说到镶嵌,大家比较熟悉的比如嵌绿松石、嵌青金石、嵌玉、嵌宝石这些。但下面这种工艺可能就相对少见些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螺钿(luódiàn)。
明末清初漆器名家江千里制,黑漆螺钿山水人物香盘,英国水松石山房(莫士辉)旧藏
螺钿这个词语其实本来就包含有这种工艺的材料以及制作方法。
“螺”是名词,即我们常说的贝壳。具体点说,指的是鲍鱼壳、青色珍珠蚌(bàng)、夜光螺、白蝶贝、珠母贝、玳瑁(dàimào)等;这些蚌贝结构致密,颇有纹理,并且色泽柔美、斑斓多变,不同角度会呈现不同的色彩,有着炫目的视觉效果,有些夜光螺壳甚至在夜间还能发出光泽,所以很受大家的青睐与喜欢。
“钿”是动词,即镶嵌物品的意思。
色彩斑斓的鲍鱼壳
“螺钿”从传统工艺的角度来划分,一般认为是一种漆器工艺,别称很多,“螺甸、螺填、钿嵌、陷蚌、钿螺、坎螺、罗钿”等等都是。其实就是指把贝类的珠光层磨薄磨光,加工成薄片后,刻成花纹、鸟兽、人物等形象,嵌入预先雕成的凹形图案内,再髹(xiū,用漆涂在器物上)上一层漆,之后磨平抛光使其露出钿片,最后刻出花纹,就制成了色彩艳丽的嵌螺钿器物了。一般根据蚌贝的厚薄,分为厚螺钿和薄螺钿,也称硬螺钿与软螺钿。厚螺钿在2~0.5毫米之间,而薄螺钿的厚度就是0.5毫米以下了。并且时代越晚,厚度越薄,以至于后来竟出现了厚度仅仅0.07毫米的极薄螺钿,差不多是一张普通A4纸一半的厚度了。
将精心选择的优质贝壳剥离、裁切成纤细的点、线、片,以备使用
在早期青铜时代,古人出于一种原始的美学感悟,将海贝等镶嵌在陶器上,年,内蒙古赤峰市大甸子村发掘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遗址和墓葬时,就出土了一件“嵌贝彩绘陶鬲(鬲lì,一种烹煮食物的炊具)”,在其唇沿部分规整的镶嵌了8枚白色海贝,4个贝壳和4个圆形蚌泡间隔排列,它们和器腹的彩绘装饰共同代表了远古先民对美的一种追求。但这些距今约年的制作还不算真正意义的螺钿,毕竟只是简单的把整个的海贝镶嵌到陶器上。
嵌贝彩绘陶鬲,内蒙古赤峰博物馆藏
嵌贝彩绘陶鬲唇沿局部放大
那么真正最早的螺钿工艺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就目前的资料来看,上世纪80年代初,考古工作者在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董家林村的西周燕国墓地中发掘出了一件漆罍(léi,一种盛水器),上面的兽面凤鸟纹就采用了螺钿工艺,这是迄今为止所见到的世界上最早的较完整的螺钿漆器之一,距今约是年。
北京琉璃河镇西周燕国墓地出土漆罍,镶嵌有白色的螺钿薄片,高54.1厘米,虽然胎体已朽,但漆皮仍存。
主体用生漆绘出凤鸟纹和兽面纹,其间点缀以白色的螺钿薄片,弥补了生漆无法表现白色的缺陷,其镶嵌蚌片的工艺已达到相当成熟的水平,加之也有商代墓葬出土了镶嵌蚌片的漆器残件,所以有学者据此推断螺钿工艺应在商代便已存在了。
北京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复原的嵌螺钿漆罍
到了西汉时,出现了一些贝类与青铜器相结合的物件,比如,山西大同浑源毕村汉墓出土的西汉嵌贝铜龟镇、河南省陕县后川出土的嵌贝鹿形镇等,这些铜镇的背部都会简单的镶嵌着一个虎斑贝,有意思的是这种虎斑贝原本是生活在热带浅海地区的珊瑚礁中,应属“南海”之物。但它却出土在数千公里之外的中原器物上,说明了汉朝对岭南地区的统治以及与南海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河南省陕县出土的嵌贝鹿形镇,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山西大同出土的西汉嵌贝铜龟镇,山西大同市博物馆藏
(未完待续敬请翻页)
湘水浩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