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十四年3内库失火
2022/6/24 来源:不详公元前年,癸未,周桓王二十二年,鲁桓公十四年,齐僖公三十三年,楚武王四十三年,宋冯十三年(庄公十三年),卫惠公二年,陈庄公二年,蔡桓侯十七年,曹庄公四年,郑厉公三年。
01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郑国的权贵们对郑厉公的颠覆活动在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鲁国这边也出事了,天灾,again。《春秋》:“秋八月壬申(十五),御廪灾。”“御廪”是什么?是天子储藏亲耕所获用以飨祀的粮食的仓库。诸侯之珍宝库。杜预解释说:御廪鲁桓公亲耕以奉粢盛之仓。天火曰灾。《公羊传》说,黍稷曰粢,在器曰盛。黍和稷是古代五谷之一,现代人已经不熟悉了。至少在唐代,黍还是人们的主食。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里有: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到宋元时代,诗词里已经很少见到写黍的词句,明代只有《核舟记》中有提过黍。说明至少在五代十国时期,中国的农业种植产生了一次大变革,那次变革之后,稻和麦变成了带头大哥,黍和稷退居二线。目前中国的甘肃省中东部、山西全省,陕西省中南部还是黍的主产区之一,不过当地以不称黍,而称为大黄米。观察一下目前中国种黍的地区,就知道黍的优势在于耐旱,容易生长。在古代农业技术不发达,靠天吃饭的时候,皮糙肉厚的黍确实是农民生存的倚靠。《说文解字》对黍的解释是:“禾属而黏者也。从禾,雨省声。”有黏与不黏两种,又黏又软叫黍,用来酿酒,或者做炸糕。不黏不软的,叫糜子,当食物,统称为黍。黍除了吃之外,还有个重要的作用,作为度量衡的标准。古代并不是只有升、斗这种大单位的计量工具,也有小计量单位,分为容积单位和重量单位,其中容积单位是:圭、撮、龠、合(ge)。1圭可以容纳黍64粒,实测容量约0.5毫升;4圭为1撮(约2毫升);5撮为1龠(约10毫升),龠同时也是乐器;2龠为1合(约20毫升);10合为1升(约毫升);10升为1斗(约0毫升)。河南陕县出土的新莽始建国青铜器里就有一套容积计量工具:重量单位是:粒黍的重量为一铢;粒黍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可以计算出粒黍为一斤。古人并不像现代人想的那么傻大黑粗,精细着呢。接下来是五谷之首——稷。为什么叫五谷之首呢?因为有“江山社稷”这个词,把社(宗庙)和稷连用,说明了稷的重要性。但偏偏这个五谷之首,说法不一。有说是高粱的,有说是小米的。我在这里采用小米的说法,因为至少在新中国建国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小米还是硬通货,当时聘请一个苏联专家,每月花费相当于斤小米(当时物价波动大,需要一个固定参照物,就选了小米。),高于周总理每月斤小米的工资。说到这里,我突然有个恶趣味,如果小米手机改个名字叫“稷”手机,罗永浩老师再开发个新品牌叫“后稷”,格力再开发个新品牌叫“嫦娥”,是不是很好玩?哈哈。好了,说完了稼穑之事,回来说御廪失火的事情。02《左传》说“天火曰灾”,《公羊传》和《谷梁传》表示没有异议。《公羊传》还补充了一下:“火自出烧之曰灾。”然后又发挥了神棍本色,继续阐述:“先是龙门之战,死伤者众,桓无恻痛于民之心,不重宗庙之尊,逆天危先祖,鬼神不飨,故天应以灾御廪。”意思是说去年的龙门之战,死了那么多人,桓公也不出来祭拜一下,哭一下表示表示,所以苍天降下了天罚,让御廪发生了莫名其妙的发生了火灾。这一下又把水搅浑了。因为《左传》说“天火”,我们自然理解为雷击中御廪,产生火灾。但《公羊传》说“火自出”,就可以理解为粮食存放不当造成的自燃。这两者是有区别的。雷击产生的火灾,可以理解为天罚。自燃造成的火灾,可以理解为有人放火(但抓不到人)或真的是自燃。到底是哪一种?不知道。我们仅凭手上的资料,无法做出判断。但在春秋时代,这两种火灾方式对人们造成的感觉基本相同,不管是雷公还是微生物,都是莫名其妙起火,既然莫名其妙,那么就属于“天罚”,鲁桓公得背锅。《春秋》:乙亥,尝。“尝”是一种祭祀形式,一般在秋天谷物丰收之后,属于天子祭祀礼仪的一种。这种祭祀方式现在已经没有了,汉唐时期传到日本,演变成为日本天皇登基即位所特有的“大尝祭”,成为历代天皇的专属典仪,所有相关做法、具体仪式和手续,一律严禁外人笔录和外传。从八月壬申日御廪失火到乙亥日尝祭,分别是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也不过间隔四天。《公羊传》说:“常事不书,此何以书?讥。何讥尔?讥尝也。曰:“犹尝乎?”御廪灾,不如勿尝而已矣。”平常的事,《春秋》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要记载呢?为了谴责。谴责什么?谴责鲁桓公举行秋祭。
有人说:“还举行秋祭吗?储藏祭粮的仓库都发生了火灾,不如不要举行秋祭算了。如果听了《公羊传》的话,肯定认为鲁桓公是一意孤行。但兼听则明,我们看看《谷梁传》怎么说的。《谷梁传》:“尝,可也,志不敬也。天子亲耕,以供粢盛。王后亲蚕,以供祭服。国非无良农工女也,以为人之所尽,事其祖祢,不若以己所自亲者也。何用见其未易灾之余而尝也?曰甸粟,而内之三宫。三宫米,而藏之御廪,夫尝必有兼甸之事焉。”记载尝祭是可以的。但要记下(用火灾剩余的谷物祭祀)是对神的不恭敬这层意思。天子亲耕,来供应祭祀的谷物。王后亲自养蚕,供应祭祀穿的衣服。为什么要这样呢?国中又不是没有良农巧女。那是因为用别人尽心尽意做的来事奉神祖,不如亲自动手做的好。怎么见得是用火灾剩余的谷物举行秋祭呢?甸师收缴的谷物,要交到三宫(诸侯夫人三宫,天子六宫)。三宫舂成米,收藏到御廪。尝祭用的一定要有三宫夫人舂米这道工序,如果没有,就说明用的是余谷。看《谷梁传》这么说,原来鲁桓公这次秋祭用的是火灾烧剩下的谷物。那就说明这次火灾不大,没有把谷仓一焚而尽。那么《左传》是怎么说的呢?《左传》:《春秋》记载这件事,是表示火灾尚不足为害。杜预解释说:灾其屋,救之则息,不及谷,故曰“书不害”。看,三家说法不一样了。到底采信谁的?鉴于《公羊传》一贯的神棍作风,我倾向于相信比较实事求是的《左传》。而且杜预在解释的时候还说,秋祭一般是要提前占卜一个吉利的日子,然后斋戒十天。结果这次在举行尝祭的三天前发生了天火灾,幸亏很快扑灭,没有烧掉多少粮食。所以鲁桓公坚持尝祭要如期举行,因此记录下来,作为后世参考的依据。可见这次火灾的实际危害性不大。但心理危害性很大。这早不着火晚不着火,偏偏尝祭举行前三天着火。而且我们从《谷梁传》的叙述中看的出来,御廪是诸侯国君私有的小库房,类似于后来皇权时代皇帝的内库。像祭天这种事情是应该从皇帝内库中出钱的,为什么呢?谁让你是天子,你爹是天呢?皇帝祭拜世间的爹和天父,都属于皇家内部的事情,当然不能从国库拿东西。那内库的粮食一烧,你鲁桓公又不能从国库里里借粮食,又距秋祭的举行时间那么近,你改期也改不成,除非临时取消,那今年秋祭不就搞不成了嘛。老百姓一看秋祭没了,宣传喉舌们再动一下,